十一月之时,阳气在里,胃中烦热。本条当有无汗恶寒证。
伤寒固宜发汗,发之而身目反黄者,非热不得越,是发汗不如法,热解而寒湿不解也。厥利不止,脏腑气绝矣;躁不得卧,精神不治矣。
以术、附并走皮肉逐水气,未得除,故使然耳。仍以中暑名之者,以其人阴气素虚,因小有劳,身即发热,内热更炽,见其开口以出之板齿枯燥,故知其本乎中暑耳。
阴气胜,则阳不达于四肢,故为寒厥。而脉反微涩,微则无阳,涩则少血,此为里虚,故阳证反见阴脉也。
与白通汤以通其阳,补虚却寒而制水。细者,阳气少也。
当问其小便日几行,若本小便日三四行,今日再行,故知大便不久出。 【注】阳明表证应无汗,反有汗,是从风邪传来,仍从表治,宜用栓枝加葛根汤。